发布时间:2023-02-24 18:09:13 浏览:
2020年9月,我国明确提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2022年6月15日,新京报成立零碳研究院,如何准确理解和把握双碳政策趋势?碳中和背景下,不同产业和企业面临哪些机遇和挑战?研究院于2022年6月起推出《碳报》,研究最新双碳政策、权威声音、低碳样本等重点内容,并进行分析解读。
当地时间2月21日,诺贝尔可持续发展基金会主席彼得·诺贝尔宣布,将首届可持续发展特别贡献奖授予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以表彰他对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以及可持续发展事业的巨大贡献。该奖项旨在奖励在全球范围可持续性发展领域中,相关技术、能源,以及国际合作执行等方面做出举世瞩目贡献的个人。
零碳解读:本年度的获奖者谢振华先生,作为世界应对气候变化问题治理的首席中国官员,他一直致力于在全世界范围内,多边协调因全球变暖,E星体育碳排放逐年攀升等各类威胁人类生存、发展等棘手问题,通过协调合作以达到各方合赢、合协自洽。
2月21日,全国首单楸树商业林碳汇指数保险落地周口,为淮阳区304.59亩楸树提供风险保障21万余元,是中原农险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又一次尝试。中原农险从2022年上半年开始在河南保险业内率先探索绿色保险新模式,在商丘市民权县落地河南省首单林业碳汇保险,为当地1000亩国有林场提供风险保障70万元。
零碳解读:楸树碳汇指数保险是根据楸树树种、树龄、胸径等数据计算出蓄积量和生物量,再根据含碳率换算出碳汇产量,最后通过国家交易平台数据得出碳汇价值。该险种以碳汇损失计量为补偿依据,当损失达到保险合同约定的标准时进行赔偿。楸树碳汇指数保险在保障林木碳汇价值的同时,也对林木自身经济价值进行保险保障。(河南日报农村版)
厦门产权交易中心(厦门市碳和排污权交易中心)通过与中南大学绿色金融团队技术合作,制定了适用于农村的ESC标准体系,即环境(Environment)、社会(Social)和乡村治理(Countryside Governance)标准体系,并于近日发布。这使得农村环境、社会和治理方面的发展水平和绩效变为可以度量、计算、比较的数据,从而探索助力全国农村工作高质量绿色发展,持续推进农业农村生态振兴发展。
零碳解读:长期以来,企业ESG(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开展得比较多,而广大农村与环境、社会、乡村治理相关的综合标准体系一直存在空白。厦门产权交易中心,克服困难成功制定了农村ESC标准体系,开创了国内以村为主体的综合评价体系的先河。(厦门日报)
每年可综合利用焦炉气3.6亿标方,生产甲醇11万吨和联产LNG (液化天然气)7万吨,实现销售收入5.6亿元。2月21日,全球首个十万吨级绿色低碳甲醇工厂在河南安阳投产。项目每年可直接减排二氧化碳16万吨,相当于增加森林种植面积16万亩,间接减排55万吨二氧化碳,相当于增加森林面积55万亩。
零碳解读:该项目由河南省顺成集团、吉利科技集团等共同出资建设的安阳顺利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建设实施。该项目利用焦炉气中的副产氢气与工业尾气中捕集的二氧化碳合成绿色低碳甲醇,实现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E星体育,对“碳中和”意义重大。
截至2022年末,天津辖内银行业金融机构绿色信贷余额5629亿元,较年初增长22%,其中超过四分之三的信贷资金投向了清洁能源生产、基础设施转型升级领域。在天津银保监局的推动下,天津银行已成为全国首家进入TCFD(Task Force on Climate-related Financial Disclosures,简称TCFD)建议支持者名单的地方性法人银行机构。
零碳解读:在气候投融资领域,天津银保监局整理了由金融稳定理事会发起成立的气候相关财务信息披露工作组TCFD发布的气候相关金融信息报告标准,指导机构借鉴国际惯例、准则和良好实践提升信息披露水平,而这为绿色金融提供的支撑。因此,企业环境信息披露和金融机构互动十分重要。
2月20日,在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举行的“行业发展状况与成果新闻发布会”上,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书记、会长郭承站透露,2022年生态环保产业全年总营收约2.22万亿元,同比增长约1.9%,全行业新增A股上市公司14家,2021年以来生态环保企业新吸纳大学毕业生就业超过10万人。
零碳解读:虽然中国生态环保产业2022年总体营收增速放缓,利润下降,亏损面扩大,应收账款问题突出,部分企业经营陷入困境。但广大生态环保企业在资金紧张的情况下,仍然持续开展科技创新,保持用工基本稳定,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据《日本经济新闻》2月21日报道,日本全国的港口正在推广“蓝碳”项目,培育海藻等海洋植物来吸收二氧化碳。日本的大企业正与当地相关部门合作,推进“藻场”建设工作。报道指出,有估算数据显示,全球浅海海域每年捕捉和吸收的二氧化碳量可达40亿吨。这相当于陆地每年73亿吨二氧化碳吸收量的一半左右。据说日本沿岸地区每年可望吸收约130万至400万吨二氧化碳。
零碳解读:报道称,海带、裙带菜等海洋植物可以通过光合作用,捕捉和吸收溶解在海水中的二氧化碳。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在2009年发布的报告中把“蓝碳”生态系统作为应对地球变暖的有力选项。“蓝碳”抑制全球变暖的效果引起全世界关注,日本也将其视为实现脱碳的有力手段。(参考消息)
欧盟近期出台了多项能源转型和绿色发展举措。日前E星体育,欧洲议会批准了2035年起禁售化石燃料汽车的新法案,以推动电动汽车制造。本月初,欧盟委员会还发布了一项“绿色协议产业计划”,鼓励资金流向欧盟绿色产业。欧盟委员会表示,3月底欧盟峰会召开前,还将拟定《净零产业法案》《关键原材料法案》等立法提案行业新闻。
零碳解读:分析普遍指出,欧盟的系列新举措,意在和美国争先。《》报道称,在欧洲议会通过2035年起禁售化石燃料汽车的新法案之前,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就已通过类似立法,纽约州也迅速跟进。随着欧盟新法案的通过,欧洲也将成为电动汽车的主要市场之一。(人民日报海外版)
当地时间,2月21日,欧盟基准碳配额主力期货合约价格(EUA)升至100.70欧元/吨的高位,历史上首次突破100欧元,短短两个月内欧盟“碳价”已经暴涨逾四分之一。2022年欧盟碳市场的平均碳价为81欧元/吨,2021年欧盟的碳交易平均价格仅为56欧元/吨。
零碳解读:俄乌冲突导致的俄罗斯天然气供应量减少使得煤炭用量增加,再加上疫情之后的经济恢复,从而推动了碳汇需求的增加;长远来看,欧盟向绿决心使得传统产业要想维持现状,就不得不付出更多环境成本,进而为低碳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动力。
2月17日,北京绿色金融论坛(第3期)企业碳披露和碳中和行动研讨会在京举行,来自产学研用等领域的嘉宾就实现“双碳”目标的趋势、路径以及企业碳披露的方式进行了研讨。
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副主任马爱民在主旨演讲中表示,在积极推动我们国家经济社会向绿色低碳方面转型的进程中,企业作为温室气体最主要的排放源,是采取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行动的主体,推进企业的低碳转型,需要企业的自律和社会的监督,而要做到这一点,企业及时准确全面的碳披露至关重要。
2021年10月,国务院《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印发,明确提出,“相关上市公司和发债企业要按照环境信息依法披露要求,定期公布企业碳排放信息。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等社会团体作用,督促企业自觉履行社会责任。”2021年12月,生态环境部公布了《企业环境信息依法披露管理办法》规定,重点排污单位、实施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的企业等都要按年度披露碳排放信息,包括排放量、排放设施等方面的信息。同时规定,上市公司、发债企业进行融资的,应当披露年度融资所投项目的应对气候变化、生态环境保护等相关信息。
2020年12月,生态环境部发布了《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要求“重点排放单位应当根据生态环境部制定的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技术规范,编制该单位上一年度的温室气体排放报告,载明排放量”,并“公开交易及相关活动信息,并接受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的监督管理”。
据万得数据,截至2022年11月,共有375家A股上市公司披露其2021财年的碳排放总量情况。分行业来看,金融行业公司的自主披露率普遍较高,其中保险业公司的自主披露率为全行业最高,达到83%,而银行业和多元金融业也能达到35%以上。这是由于金融业面临的相关监管要求比较严格,且具备较高的行业领先意识。而消费者服务、媒体和食品与主要用品零售三个行业的披露率最低,表明消费行业内的监管要求有待加强,企业自主披露意识有待提升。
对于管理部门来说,要重视碳信息披露制度的不断完善,更要重视制度的有效执行,要加强对企业碳排放信息披露情况的监督检查,更要帮助企业强化碳信息披露的意识和能力;对企业来说,E星体育需要加强相应的能力建设,以碳信息披露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促进自身的低碳转型;对全社会来说,要对企业落实碳信息披露情况开展监督,推动企业及时发布相关的信息,并支持落实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具体而言:
一是信息的全面性。向公众发布碳排放的数据,也要发布有关采取的举措,比如说目标规划、资金投入、取得成效、存在问题等方面的信息,信息应该是完整的。
二是信息的真实性。要尽快尽可能客观准确。在这个方面,主管部门也在制定一系列涉及到企业碳信息的相关技术规范。
三是信息发布的及时性。除了在报告期来发布这些信息以外,对一些重大的情况,应该及时披露。
四是信息的一致性。在报告的口径、使用的技术方法这些方面应该是相对稳定的,应该既可以横向比较,也可以用于纵向分析。
当前,在国家双碳目标的引领下,因为环境信息披露的要求,以及绿色低碳意识的提高,上市公司开始披露企业的碳排放信息。多数企业温室气体排放范围一,即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直接排放,以及范围二,即企业所使用能源间接碳排放,都在下降。然而,范围三,即价值链的间接碳排放则一直占比很高,已经成为企业降碳的关键环节。带动价值链降碳也成为链主企业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责任。
达成这一心愿的关键,一方面依赖全社会形成绿色低碳政策、制度、法律、文化体系等外部环境,另一方面需要企业自身努力。首先,这些企业的意识很重要,要认识到降碳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不能事不关己;同时,这些上下游企业还得提升自己碳管理、碳减排的能力,不能有心无力。
企业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积极推动碳披露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多方努力。参加北京绿色金融论坛(第3期)企业碳披露和碳中和行动研讨会的专家学者表示,企业首先要选择绿色低碳的发展路线,并选好具体的实现路径,摸清楚企业本身的碳排放家底,全社会采取一些措施,来推动企业积极进行碳披露,并且从披露中,以及向绿发展的成效中,获得融资、政策等方面的支持。
1)中国碳中和50人论坛联席主席、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总裁兼理事会主席、教育部原副部长章新胜表示,企业转型可大体归纳为两条路径:一是基于可再生能源的解决方案,选择一条从煤炭到可再生能源的转型之路,推进整个制造业、交通运输业和建筑业的减排路径;二是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在绿色基础设施的建设上逐渐形成完善绿色生态保护,改善民生和可持续发展三统一的机制,从自身碳中和做起,带动产业链和整个行业的碳中和,进而推动全社会系统性的碳中和。
2)“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研究院执行院长张建宇认为,面对国内和国际的新变化,本土跨国企业要树立高质量发展导向,以绿色低碳转型为重要抓手,强化发展的稳定性和持续性,积极落实《质量强国建设纲要》的总要求。
3)中国银行首席研究员、国家制造强国战略咨询委员会委员宗良表示,金融机构应采取稳步有序的方式与相关企业合作,并从以下几个方面布局绿色发展:一是战略先行,夯实治理基础;二是创新绿色金融的相关产品,比如有效的信贷、债券、碳中和债等;三是聚焦绿色投资,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四是强化环境信息的披露,根据国家和国际上的相关监管要求建立健全信息披露制度,构建中国银行业相关的ESG;五是加强风险防控。
4)北京绿色交易所党支部书记、董事长王乃祥认为,企业作为重要的市场主体,在全社会实现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的过程当中,首要面临的挑战是要完成企业自身及其建设运行项目的碳排放核算,并开展碳披露。王乃祥介绍,由北京绿色交易所开发的企业碳账户和绿色项目库系统能够有效地帮助企业开展自身及相关项目的碳排放核算及监测,进行碳表现评价,完成项目入库和投融资对接。
5)北京产权交易所党委书记、董事长,中国产权机构协会会长吴汝川表示,全社会要形成绿色低碳的行动和认知,需要政府和行业从理念上、从制度上共同推动,例如把碳中和的“双碳”目标和对管理层的考核相挂钩。
新京报零碳研究院成立于2022年6月15日,以零碳为目标追求,将打造集内容、数据、服务、调研报告、活动于一体的新型产品,旨在为双碳工作提供智力支持与融媒支撑。零碳研究院会记录“双碳”发展、创新科普产品、打造高端智库、研发行业和地方绿色数据库、构建“双碳”咨询体系、搭建交流平台、组织公益活动、发布调研报告、评选优秀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