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茶叶成为乡村振兴“金叶子”

发布时间:2024-01-15 18:58:52     浏览:

  2021年3月,习在福建考察。在武夷山市星村镇燕子窠生态茶园,习强调,要统筹做好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这篇大文章,坚持绿色发展方向,强化品牌意识,优化营销流通环境,打牢乡村振兴的产业基础。

  千载儒释道,万古山水茶,这是福建南平市武夷山作为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形象的生动写照。2022年11月,包括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在内的“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由此,自然、文化与茶技艺,三个世界级遗产品牌,同时花落武夷山。

  春风剪垂柳,乳燕又来归。阳春三月,位于武夷山国家公园内的燕子窠生态茶园,青山披翠,景色宜人。作为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示范点,这里游人如织。茶园里,春风荡漾,春茶吐蕾,三块镌刻着习重要嘱托的石碑,坐立其间。

  2021年3月,习在福建考察。在武夷山市星村镇燕子窠生态茶园,习强调,要统筹做好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这篇大文章,坚持绿色发展方向,强化品牌意识,优化营销流通环境,打牢乡村振兴的产业基础。

  “如今,‘三茶’统筹理念,宛如春雨滋润了茶乡,为我们开辟茶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全新路径。”谈到这两年闽北茶产业变化,武夷山市茶业同业公会会长、南平市首批科技特派员刘国英感触颇深,“茶农们都讲,如今茶叶变‘金叶’,以前大家种茶,种的是‘粗茶淡饭’的粗茶,现在种的是文化茶、科技茶、生态茶。”

  在习考察燕子窠生态茶园两周年前夕,光明日报调研组一行深入福建南平,实地了解当地致力打造“三茶”统筹发展先行区,以文化赋魂、科技赋能、产业融合,推动茶产业全链条绿色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经验做法。

  南平是全国著名茶区、万里茶道起点,被誉为“红茶祖地”“乌龙茶故乡”“白茶发源地”,是中国茶类最为齐全的茶产区之一。

  “这里是下梅村,它是‘万里茶道’起点,武夷茶正是通过海丝、陆丝及‘万里茶道’,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和煦的春日下,E星体育武夷山下梅村村民邹应文满怀激情地向游客讲解下梅村的历史。

小茶叶成为乡村振兴“金叶子”(图1)

  据《崇安县志》载:“康熙十九年间,其时武夷茶市集崇安下梅,盛时每日行筏三百艘,转运不绝。”由此可见,当年以茶叶交易为中心的经贸活动在下梅十分活跃。如今,我们再度走进下梅村,一砖一瓦似乎仍诉说着当年繁荣的交易场景,让人感叹。

  纵观整个闽北大地,茶文化厚重远播。“在汉代就有传说,唐代见诸文字,宋代有‘天下之茶建为最’之称。”南平武夷山市文管所原所长赵建平这样说。

  如何把历史茶韵转化为富民的“茶经济”,南平市一直在努力探索。北苑贡茶有着千年历史,其主产区在古代建安县吉苑里,即今福建省南平建瓯市境内。“我们的北苑贡茶自唐宋起就是宫廷御茶,但以前大家只是埋头种茶,不懂得打文化牌,茶叶没有知名度,辛苦一年也挣不了几个钱。”茶农李贵和告诉调研组。

  这两年来,建瓯市统筹“三茶”高质量发展,提出打造“千年建州·北苑贡茶”品牌,使这一历史悠久的茶种焕发新的生机。“现在我们的茶有了名气,不但价钱好,还供不应求。”李贵和笑着说,不久前,他还获得了北苑贡茶茶王赛矮脚乌龙“茶王”的奖项。茶文化让一片叶子有了灵魂,成为精神传承的载体。在武夷山,茶文化讲述着从求取功名到不负韶华的故事。当地的名茶“大红袍”就有“状元感恩”的历史传说。“大红袍”的故事,今天再现于以茶文化为主题的《印象大红袍》实景演出中。

  新世纪之交,在南平,茶文化还与“科技特派员”这一新生事物相互交织,共同在闽北大地奏响茶山新曲。

  科技特派员制度1999年发源于福建南平,是习在福建工作时深入总结基层实践、科学深化提升、大力倡导推进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农村工作机制创新。从1999年开始,南平就以科技特派员制度指导茶农科学种茶、制茶,不断扩大茶产业规模、提高经济效益。

  如今的闽北茶乡,到处是科技特派员忙碌的身影。“我们茶园如今使用的是绿肥,夏季套种大豆,冬季套种油菜。现在茶树旁边的是油菜,油菜开花后就地回田,补给土壤的磷和钾。”在燕子窠生态茶园示范基地,科技特派员刘国英向前来参观学习的外地茶农们介绍生态茶园的种植方法。

  从科技服务到科技创业,从单枪匹马到团队作战,如今,南平科技特派员创业和技术服务已实现乡镇全覆盖,成千上万的“科特派”把论文写在广袤的闽北大地,也把“三茶”统筹的理念传播到千家万户。

小茶叶成为乡村振兴“金叶子”(图2)

  2022年4月,在武夷山市桃渊茗茶叶科学研究所有限公司智能化罐装茶生产车间,员工正在流水线上忙碌。黄杰敏摄/光明图片

  群山环抱,绿水环流,苍翠欲滴,武夷山福莲茶庄园掩映在诗情画意的山水之中。茶香与美景,吸引了众多的游客前来品茗观光。

  来自当地茶乡的何世安,被福莲茶业作为人才引入管理层。“上一代人做茶是为了谋生,所谓‘柴米油盐酱醋茶’;我们这一代人做茶,更多是把茶叶当作文化来做,讲究的是‘琴棋书画诗酒茶’。”何世安说。

  “茶的文化属性不断提升,越来越多年轻人喜欢上茶饮。”南平市农业农村局局长徐春晖向调研组介绍说,两年来,南平认真做好“三茶”统筹发展这篇文章,不断丰富和提炼茶历史文化资源,从单一茶叶营销向茶文化、茶旅游观光综合营销转变。

  调研组了解到,这两年南平市相继打造了“中华茶博园”“万里茶道起点”“香江茗苑”“福莲茶庄园”等观茶景、赏茶礼、品茶味、游茶园的茶文旅相关项目,推动茶产业与旅游产业、健康养生产业、E星体育文化创意产业、会展产业等跨界融合发展。

  乘上竹筏沿九曲溪溯游,翻过形似雄狮的岩峰,就是永生茶业有限公司有机茶基地。在基地的茶室里,国家级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传承人游玉琼,正在边泡茶,边向客人介绍自家的新产品。

  茶室门口,“乌龙茶智能采茶机”“茶叶摇青机器人”等展示牌引人注目。“这是我们与中科院海西研究院泉州装备制造研究所的合作项目。希望传统制茶工艺通过数字化、智能化,一代一代传承下去。”游玉琼说。

  在游玉琼看来,传统(制茶)技艺是奇妙的、变化的,同时也是不断创新发展的。让传统技艺插上科技的翅膀,一定能让武夷茶香飘得更远、更久。

  正如游玉琼所说,这两年,南平上下大力推进科技赋能:成功举办中国(南平)茶科学家论坛,搭建茶产业数字社会化服务平台,发布中国工程院院士刘仲华团队研究编著的《武夷岩茶的品质化学与健康养生功能白皮书》;利用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进行政和白茶太空搭载育种实验,开辟茶种选育的新途径;28个茶树优异种质资源圃(点)纳入省级保护,74份茶树种质资源品种被保存到国家种质资源库;全国首个数字化乌龙茶智能做青系统“茶小智”成功问世,建成茶叶智能化生产线条,新制定武夷岩茶冲泡器具等茶产业标准19项……如今,科技已成为推动闽北大地茶业发展的第一生产力。

  在南平政和县中国白茶城,前来参观和交易的茶客茶商络绎不绝。这里是目前国内最大的白茶供应链基地。中国白茶城项目负责人赵宏博向调研组介绍说,中国白茶城主要发挥茶叶展示交易、检测认证、年份茶仓储、物流服务、信息发布、期货拍卖、金融服务、白茶价格指数发布及茶文化旅游等功能。自2021年4月投入运营以来,该项目已服务近千家白茶企业,仓储各类白茶超150万公斤,2022年交易额突破3亿元。

  据了解,全市现有茶园面积68万亩,工商登记在册茶叶类企业10546家,其中国家级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2家、省级33家。“‘三茶’统筹理念,正融入闽北大地的每一杯茶里。”徐春晖说。茶作为第一产业的农产品,如今正带动第二、第三产业一起发展,实现三产融合。

小茶叶成为乡村振兴“金叶子”(图3)

小茶叶成为乡村振兴“金叶子”(图4)

  科技特派员刘国英(左)正在传授年轻茶人辨识茶青发酵情况。伊凡摄/光明图片

  在星村镇,因为绿色生态茶园种植技术好,茶农杨文春被大家称为“农民科学家”。“‘三茶’统筹理念让我们茶农受益太多了。”杨文春告诉调研组,在来自福建农林大学的科技特派员廖红指导下,自家的绿色生态茶园建得像公园一样漂亮,成了网红打卡点,同时茶叶优质率和精制率也不断提升,茶叶收购价提高了不少,年收入已超过30万元。

  星村镇被称为武夷岩茶第一镇,有“不到星村茶不香”的美誉。全镇家家有茶山,人人会种茶、制茶。如今,这里的茶农人人都是打理生态茶园的好手。

  调研组了解到,2021年8月,南平市启动绿色生态茶园建设行动,计划到2025年实现全域绿色生态茶园建设目标,推动茶产业提质增效。在当地政府组织引导下,闽北茶农纷纷建起绿色生态茶园,采用新型绿色管理模式。同时茶农依托村党支部成立专业合作社,开展公司化运作,配置优质生产资源、技术力量、金融资本、信息资源和市场销售渠道,还创立自有品牌闯市场,茶产业成为实现乡村振兴的一把“金钥匙”。

  “这两年,我们这里可以说是茶区变景区、茶园变公园、茶山变‘金山’。”武夷山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吴旺华曾任星村镇党委书记,说起这里的变化如数家珍。

  目前,南平已建成绿色生态茶园48.42万亩,评选出首批30个“南平市绿色生态茶园示范基地”。在茶叶主产区,茶民宿、茶空间、茶庄园、茶博馆等遍地开花。茶旅融合不仅让茶叶销售突破传统市场的瓶颈,也为当地旅游市场带来更多游客。在武夷山九曲溪上游的黄村,每年寻茶而来的游客就超过2万人。

  “南平市还引导企业创新利益联结机制,建立‘龙头企业+农户’的经营模式和‘合作社+茶农+互联网’的运作模式。”徐春晖介绍说,目前全市约85%的乡镇、50%的行政村、45%的农户近35万人从事茶叶生产经营活动。2022年,首批重点培育的11家茶叶产业化联合体累计带动茶农1.6万余户,户均收入超过10万元,茶产业正成为当地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

  “感谢支持,如果喜欢我们的产品,可以点击下面链接下单。”武夷山乡村振兴直播基地内,茶农黄胜建正在热情地向网友们介绍自家产品。

  “这里是一个茶叶大卖场。现在购买产品非常方便,除了线下购买,游客还可以通过微信扫一扫购买到我们的产品。”武夷山市流通助理、市商务局科技流通副局长林衍达告诉调研组,直播基地已服务商家超万家、网站月最高成交金额6.5亿元。

  茶产业新业态兴旺,吸引很多大学毕业生到武夷山创业。“这样不但为茶产业发展壮大注入新鲜血液,也为乡村振兴聚集优秀人才。”林衍达说。

  像武夷岩茶香飘四海一样,闽北大地还以茶为媒,把乡村振兴的火种带到全国各地。这些年来,当地茶企通过骏眉中国项目,走出南平、走出福建,积极参与全国各产茶区的技术改造、茶农增收等工作。

  “我们总结出一套骏眉红茶体系,将科学、标准的骏眉红茶生产技术传播至全国多个产茶县,与四川广元、贵州普安等地进行红茶生产合作,研发创新红茶产品,在当地打造茶产业的龙头企业,成为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福建正山茶业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江志东介绍。

  一枝一叶总关情。今天的闽北大地,正致力打造成为茶文化交流的示范区、茶产业发展的集聚区、茶科技创新的先行区,茶叶已实实在在成为南平乡村产业振兴的“金叶子”。

  从茶叶到“金叶”,从“绿水青山”到“金山银山”,调研组认为,南平市打造“三茶”统筹发展先行区的成功经验,在于当地党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习重要指示精神,立足资源禀赋优势,全力统筹做好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这篇大文章,以文化赋魂、科技赋能、产业融合,做到生态保护、绿色发展和民生改善相统一,助推茶产业全过程、全链条高质量发展。南平的成功做法,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

  做好顶层设计,提升“三茶”统筹的保障力。南平市委专门成立“三茶”统筹工作专班,市政府成立以市长为组长的统筹“三茶”高质量发展工作小组,将各地“三茶”统筹发展纳入全市绿色发展与绩效管理考核;制定出台《南平市统筹“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同时设立“三茶”融合乡村振兴资金。各级党委政府定期深入一线调研、开展专题研究、破解发展难题、提出应对举措,将各项工作做深、做细、做精、做实,以扎实工作成效贯彻落实“三茶”统筹发展理念。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凝聚群众的向心力。南平市站稳人民立场,组织发动广大茶农开展绿色生态茶园建设,以生态产业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广大群众成为高质量发展的践行者和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的受益者。如今,珍惜大自然的馈赠,保护好这方水土,已成为南平人深入骨髓的文化共识。

  注重保护传承,扩大茶文化的影响力。注重茶产业发展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为高质量发展打下文化根基。当地全力挖掘茶文化、讲好茶故事,加快推进以中国武夷茶博物馆为核心的“1+N”茶博物馆建设,推动武夷岩茶、北苑贡茶茶文化系统申报中国和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武夷山正山小种红茶制作技艺申报国家级非遗项目。

  突出高位嫁接,强化茶科技的支撑力。引入陈宗懋等5名院士专家团队,选派涉茶科技特派员142人,组建茶产业科特派团队115个,建设茶科技创新平台6个,实施“揭榜挂帅”重大项目攻关机制,高质高效服务茶产业链发展。同时,加快“1+N”种质资源圃建设,由武夷星茶业与福建农林大学合作选育的4个茶树新品种获得国家品种登记。

  聚焦延链补链,增强茶产业的竞争力。南平市加快推动武夷山、政和等5个重点产茶县建设茶业专业园区,先后谋划实施了三批共76个“三茶”延链补链重点项目,总投资超过100亿元。众多茶业龙头企业先后落户南平,一批延链补链重点项目相继开工建设,增强了茶产业发展后劲。

  南平市全面贯彻“三茶”统筹发展理念,积极践行习生态文明思想,探索打通“两山”双向转化通道的有效途径,让乡村振兴的道路越走越宽,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生动写照。

  (调研组成员:福建省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福建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潘玉腾,福建省委党校〔福建行政学院〕科学社会主义与政治学教研部讲师潘娜,光明日报记者高建进、冯家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