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好茶文化非遗故事共享美好生活

发布时间:2024-01-15 18:38:49     浏览:

  图片说明:党的十八大以来,习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非遗保护与传承迅猛发展。由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王文章担任主编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辞典》日前出版。该辞典全面客观地反映了中国非遗总体面貌,反映中国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保护非遗的实践经验、理论探索和突出成就。辞典的出版,标志着中国非遗保护在实践和理论两个领域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北京时间11月29日晚,我国申报的“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在摩洛哥拉巴特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7届常会上通过评审,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夫茶之为民用,等于米盐,不可一日以无”。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茶树和制作茶叶的国家,茶文化深深融入中国人生活,成为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如何将茶文化更好融入人们生活,推动“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非遗项目的保护与传承?本报记者就此采访相关委员与专家。

  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是有关茶园管理、茶叶采摘、茶的手工制作,以及茶的饮用和分享的知识、技艺和实践。成熟发达的传统制茶技艺及其广泛深入的社会实践,体现着中华民族的创造力和文化多样性,传达着茶和天下、包容并蓄的理念。

  茶,是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艺术研究院篆刻院院长骆芃芃在篆刻中的一个创作内容。爱茶的她,曾经为中国邮政总公司发行的中国第一套宜兴紫砂陶系列刻制4枚刻章,将中国印和紫砂陶同时出现在邮票上。“茶一定要承载文化,才能传得更远,让更多人喜欢。而创作以茶为主题的书法篆刻作品,有一种心静禅定、游刃有余的感觉。”骆芃芃说道。

讲好茶文化非遗故事共享美好生活

  “种茶、制茶、泡茶的过程是视觉艺术、听觉艺术、嗅觉艺术、味觉艺术乃至行为艺术的综合体验。比如室外的建筑艺术、园林艺术,室内四壁的中国书画、家具的摆设、绿植的选择,需要艺术的设计和组合;沏茶过程中的艺术手法、茶叶条形和茶汤的美,品茶中的艺术享受以及席间的语言艺术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着、发展着。”骆芃芃始终致力于探索篆刻艺术和茶文化在精神层面的相通、互补、转化和相互作用,一方面将篆刻艺术有机融入茶文化中,比如把印章和书法刻在壶身、茶饼、邮票上,让茶植根于艺术;另一方面将茶文化带入大型篆刻艺术展示活动中,探索其更高的艺术价值。

  在浙江农林大学茶学与茶文化学院教授、中国人民大学茶道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关剑平看来,丰富多彩的自然环境孕育与保证了茶的丰富性,“不同自然环境孕育出不同特征的茶树,不同地域的茶树具有不同的适制性,比如浙江茶适合加工绿茶,云南茶适合加工普洱茶等。”茶的丰富性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文化的多样。E星体育“中国人对味觉的审美,是一种文化的积淀,其丰富的味感,对茶生产者提出各种各样要求。中国茶的生长环境往往在山区,小茶园多,保证基层民众基本生活的同时,也形成了中国茶千差万别的特点。接受多样性,体现了中国文化本身所具有的宽容度。”关剑平说。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高度重视茶文化保护传承发展,在浙江杭州考察时观看龙井茶手工炒制技艺,鼓励大家把传统手工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好;在致信祝贺首个“国际茶日”时指出,中国愿同各方一道,推动全球茶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深化茶文化交融互鉴,让更多的人知茶、爱茶,共品茶香茶韵,共享美好生活。“我国茶叶的种植面积、从业人群、茶产量及产值均居世界前列。种茶、制茶、饮茶等相关习俗在全国各地广泛流布,被各地区各民族广泛享用,海内外中华儿女都是茶文化的传承者,日用而不觉地践行着中华民族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司长王晨阳表示。

  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涉及15个省(区、市)的44个国家级项目。以茶和茶文化为主题的中国茶叶博物馆是项目申报工作的核心单位之一,也是项目保护工作组的牵头单位。“申遗成功是申报工作的圆满‘小结’,也是其作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保护的起点。我们将依据《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五年保护计划(2021—2025)》,搭建好项目保护共同的基础工作框架,推动项目整体性保护;打造共建共享系统,推进项目数字化保护;完善总体布局,丰富展陈手段,打造融收藏、展示、体验、传播为一体的全域化博物馆等,多方面持续推进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的保护与传承。”中国茶叶博物馆馆长包静告诉记者,中国茶叶博物馆将以坚定文化自信为主线,推进非遗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助力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讲好茶和人类非遗保护的中国故事。

  与这一项目相关的知识和技艺主要通过家族传承、师徒传承和社区传承等传统方式进行传承,并与正规教育有所融合。关剑平表示,做好非遗保护传承,首先要将其尽可能原汁原味地保存下来,在此前提下,针对当下民众审美与市场需求做好发展。“保护好基本数据后,才能进行大胆的发展、充分的尝试。特别是不同时代有不同诉求,比如千余年历史的末茶,在唐宋以后逐渐没落,但近年来开始兴起,甚至成为时尚潮流,还好有关末茶的文化传统保存了下来。”

  此次申遗成功,也是向世界传播中国非遗保护成就新的契机。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姚国坤认为,茶马互市,是中国茶叶从陆路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开端。古为今用,成为推动茶文化交流互鉴的一个重要途径,比如湖南益阳黑茶文化节,云南、四川等地“重走茶马古道”等。他总结全国不少茶区的成功经验建议,“以茶马古道作平台,挖掘文化底蕴,提升茶品牌;以茶马古道为契机,建碑立亭,提升文化品位;以茶马古道为原型,发展茶文化创意产业;以茶马古道为线路,开辟茶文化旅。”

  近年来,我国茶产业快速发展,茶科技水平稳步提高。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这篇大文章,在推动社会、经济、环境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

  传统制茶技艺主要集中于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的江南、江北、西南和华南四大茶区。茶产业已成为助力这些地区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的重要经济支撑。第九、十、十一届浙江省政协委员,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原副所长鲁成银曾经根据湖北鹤峰县的茶叶优势与市场需求对接,推出“茶叶全域有机”发展战略,在政府、科技、企业三方协同下,打响了鹤峰茶的品牌。至今,他已将该模式推广运用于多个区域。鲁成银深切感受到,非遗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必须满足人们生活的需要,才能做到更好地传承与弘扬。非遗保护有利于茶产业可持续发展,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有利于非遗保护,两者相辅相成。

  “发挥传统制茶技艺,守护好地域特色韵味茶产品。传统制茶技艺是我国茶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之一,如何利用非遗技艺生产出有地域特色的茶产品以满足多元化消费需要,增加民众的满足感与获得感,这至关重要。”鲁成银认为,茶产业的高质量发展,除注重品质外,还需增强品牌意识,利用非遗文化的文化价值为茶叶区域公用品牌赋魂,比如六安瓜片、黄山毛峰等,提高了品牌的美誉度。“还可挖掘茶产业的非遗价值,衍生相关文创产品;挖掘茶产业休闲价值,推出茶文旅融合等创新业态;挖掘非遗技艺培训教育价值,进行多维度培训,这包括不同传统技艺之间的切磋分享,同一技艺的传承培训,还有通过游学等方式给民众增长非遗知识、提高科学素养等。”鲁成银说道。